3d打印成型加工原理 3D打印的成型原理有哪些?

[更新]
·
·
分类:互联网
2105 阅读

3d打印成型加工原理

3D打印的成型原理有哪些?

3D打印的成型原理有哪些?

3D打印的成型工作原理:首先它将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
然后是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而没有胶水的区域仍保持松散状态。
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重叠的作用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打印完毕后只要扫除松散的粉末即可。而剩余粉末还可循环利用。

3D打印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3D打印机的技术原理如下:
1、选用标准工程热塑性塑料,如ABS、PC等可以用来生产结构功能原型;
2、成型时可以使用两种材料,而且内部可以使用栅格结构来节省材料,加快成型速度;
3、热塑性塑料聚合物细丝从喷头挤出就像挤牙膏,俗称喷丝;
4、处在较低温度的平台时热塑性材料就会快速冷却;
3D打印机的打印成型特点如下:
1、标准的工程热塑性塑料,如ABS可以用来生成带有结构功能的模型;
2、可以使用两种材料,可选栅格结构充当填充;
3、加热后的热塑性塑料细丝像挤牙膏一样从喷嘴挤出;
热塑性塑料到达较低温度的工作环境平面后迅速冷却固化
内容仅供参考并受版权保护。

3d打印技术属于什么物理成型方式?

3D打印技术的成型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它将每一层的打印过程分为两步,在需要成型的区域喷洒一层特殊胶水,胶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扩散。然后是喷洒一层均匀的粉末,粉末遇到胶水会迅速固化黏结,而没有胶水的区域仍保持松散状态。这样在一层胶水一层粉末的交替重叠的作用下,实体模型将会被“打印”成型,打印完毕后只要扫除松散的粉末即可。而剩余粉末还可循环利用。
打印耗材由传统的墨水、纸张转变为胶水、粉末,当然胶水和粉末都是经过处理的特殊材料,不仅对固化反应速度有要求,对于模型强度以及“打印”分辨率都有直接影响。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600dpi分辨率,每层厚度只有0.01毫米,即使模型表面有文字或图片也能够清晰打印。而且可以利用有色胶水实现彩色打印。
由于打印精度高,打印出的模型品质自然不错。除了可以表现出外形曲线上的设计,结构以及运动部件也不在话下。如果用来打印机械装配图,齿轮、轴承、拉杆等都可以正常活动,而腔体、沟槽等形态特征位置准确,甚至可以满足装配要求,打印出的实体还可通过打磨、钻孔、电镀等方式进一步加工。同时粉末材料不限于砂型材料,还有弹性伸缩、高性能复合、熔模铸造等其他材料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