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如何评价一节好课?

[更新]
·
·
分类:行业
3592 阅读

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如何评价一节好课?

如何评价一节好课?

评价一节好课,如按现有教育学理论知识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有以下四点: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而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目标明确、内容正确、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方法得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
然而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将理论化为实践,使学生更易掌握知识的艺术手段。因而,我认为如何评价一节好课,不能简单的生搬硬套理论知识,而应该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艺术性的使用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俗的讲就是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老师如何将其传授给学生,如何能使学生简单容易的掌握,也就是学生学会了吗,有多少学生学会!
而在我们常态教学工作中,如何上出一节好课才是目前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应该探究的问题。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常态课堂,大多老师除了必要的备课之外,并不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去打磨课堂,而在老师评定职称或是参加讲课比赛时,都会想法设法上出非常优质的一节课,而这样的一节课往往带有很大性质的表演性质,且这样的一节课,前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备课,一遍一遍的进行课堂实验,打磨课堂,直到经过很多老师再也认为完美无缺时,才算成功,而在职称评定之后或讲课比赛结束,回到常规课堂,则又回到了原来的教学常态。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更多的考虑常规课堂,考虑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使大部分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掌握一节课当中老师所涉置的教学目标的所有知识!

如何评价同学讲课?

你要看他的师态,是否亲切自然,语言通顺流畅,通俗易懂,能否把难题讲的透彻,化难为简,知识点抓的是否准确;上课时能否驾驭课堂,处理好突发事件,营造的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上课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易于同学的接受。

上课表现评价分为哪几种?

1、定位性评价:定位性评价又称安置性评价、预备性评价。主要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进行评价,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已掌握了预定的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在多大程度生可以到达预设的教学目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以及人格品质发展需要何种教学模式更好,等等。
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少数优秀学生,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经常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关教学进程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按照需要采取适当的修正措施,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
3、诊断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是对形成性评价的一次复诊。它主要是对教学背景及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一步作出评价,它的重点是对学生学习中的屡犯错误进行深层次的调查。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可以排除障碍的教学方案,是识别那些高出或低于零点的学生,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分置在最有益的教学序列中。根据这两方面得出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定得太高或太低;教学内容选择是否恰当,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及兴趣;并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4、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判断的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参数比较少,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总结性评价的范围较广,概括性水平较高,它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在运用总结性评价时,要注意通过评价得出的结果,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或一个单一的描述性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