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业余学习主要观点 应该掌握一种技术一直工作到老还是不断学习、掌握多种技术?

[更新]
·
·
分类:行业
1398 阅读

古人的业余学习主要观点

应该掌握一种技术一直工作到老还是不断学习、掌握多种技术?

应该掌握一种技术一直工作到老还是不断学习、掌握多种技术?

谢邀!
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又是人类生存的工具,在技术的运用中,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新的矛盾,甚至陷入困境,技术还是一把双刃剑。比如,地球运转谁都不可改变、不可逆转,这是自然规律,技术只能服从而不可违背。但是可以研究、可以得到利用,我们只掌握一门技术,新的矛盾出现后,新的事物产生后,那将束手无策。
就拿新闻摄影来说,报纸和电视分工明确,报社以静止的摄影图片为主,报纸可以反复浏览阅读还可收藏,而电视以声像视频为优势,但是一晃而过强制你在播放中必须观看,不可当场回放给你反复观看。前些年,摄影、文字,摄像、录音加文字,专业分工严密。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手段和途径的进步,摄影摄像普及到全民时代,时效上提高到新闻发生后的几分几秒内传播到全世界。因此,新媒体应运而生,新闻界和其他行业都加人到新媒体中,图片、文字、视频、绘画、图表构建了新媒体这个大族。但是,专业摄影摄像并不是不要,而是面临着一场挑战,不仅要提高影像质量效果,还要学习掌握视频、文字写作技巧,才能提高竞争力,只有不停的学习提高适应新的环境,否则将会被淘汰。
总之,学习技术不能象过独木桥,掌握知识不能像巷子里赶猪直来直去。更要有联系的观念和发展的前瞻性,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为什么专业的人比业余的历害,根本原因是什么,越短越好?

这个不能绝对。业余的比专业的好的现象也不少。下面举五个例子来说明:
实例一、鲁迅
鲁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著名文学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翻译美术、古籍校勘等多个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但鲁迅并非文科科班出身,鲁迅17岁就读于南京水师学堂,18岁转入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21岁从矿务学堂毕业后,公费到日本留学,先在日语班学习,之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决定弃医从文,转入德语学校。半年后,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之后就没再入学读书了。
从鲁迅的求学经历来看,并没有受过严格的文学或哲学之类科班训练,但他却取得了众多文学或哲学科班出身的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实例二、叶永烈
叶永烈,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和报告文学作家。有《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等作品。他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早年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算跟他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后面的作品就跟他的专业没有多少联系了。
实例三、石悦
石悦(笔名:当年明月),政府职员,利用业余时间写了《明朝那些事儿》,许多历史专家一辈子也达不到这样的成就。
实例四、德布罗意
德布罗意从小就酷爱读书,中学时代显示出文学才华,18岁开始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历史,获文学学士学位。后来,他接触到关于光、辐射、量子性质等问题讨论后,特别是他读了庞加莱的《科学的价值》等书后,激起了对物理学的强烈兴趣,转向研究理论物理学,并创立物质波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例五、东尼·霍尔
东尼·霍尔在牛津大学墨顿学院取得西洋古典学学士学位,后来研究机器翻译,设计出了快速排序算法、霍尔逻辑、交谈循序程式。1980年,获得图灵奖(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诺贝尔奖)。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不一定专业的人就比业余的历害。当然,这些半路出家或仅凭业余爱好就能取得惊人成就的人,也是离不开他们强烈的兴趣和长期的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