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团队合作的心得和感悟 第一次一个人跟团游是什么感觉?

[更新]
·
·
分类:行业
4795 阅读

大学生团队合作的心得和感悟

第一次一个人跟团游是什么感觉?

第一次一个人跟团游是什么感觉?

别提了,我在宜昌订了个一日游,去之前有不好的预感,想退单旅行社不干。想想不去可惜了,只好出行。到了宜昌九码头等了一个多小时,人群中就是不见我订的那一家,打电话给他们,告诉我在前台取票,我想也好,刷了身份证上船,倒也没人跟着。上船后才知道是站票,座位另加40元。好吧,谁让咱来了呢?堵心的事在后头,快下船时我才发现前一天他们发来的短信,回复之后确定乘车编号和餐桌号。三峡饭店,四星的,饭菜端上桌,我一看傻了眼,每样菜只有一小盘,色香味都没有,刷锅水似的汤,真想把桌子掀了。我吃了几个随身带的点心,平静地跟导游说不舒服,想坐公交回去。他说没问题,你签个字就行。我签了,把乘车牌还给他。同车的人问我怎么了,我只说肠胃不好,不敢吃。他们前脚走了,我到对面的小铺吃了一碗炒面,也不大好吃,但是总比刚才的好。吃饭前已经把票发到手上,我不慌不忙地进了门,景区有大巴,跟着走就可以。这下清净了,没有了导游。因为时间太紧了,又比较累,里面三个景点我去了两个,然后坐公交回市区。正好进了市区时导游来电,我说已经回宜昌了,他说没事了。

怎样培养孩子的合群,合作能力?

心理学家指出,与人协作是决定孩子将来能否成才的关键。因为现代社会有着很细的分工,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才,要成功地办一件事,往往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有时候还要与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合作。与人合作得好,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他需要相互尊重和理解,需要对人真正的宽容,需要做到有错认错……缺少同别人合作的品质,就算一个人有丰富的知识和超人的智慧,但用起来也会大打折扣。为此,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多给孩子创造与人协作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协作。
一个从小就善于与人相处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有团队精神,有很强的合作能力。一个从小喜欢独处的孩子,他就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流合作,更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哈佛大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调查:他们调查了上千名被公司解雇的员工,在这里面,有很多是有工作经验或是高学历的人,很多人的才智都比普通人高得多。他们发现,这中间因不会与人合作而被入解雇的是因不称职被解雇的两倍。有些人的工作成绩甚至很出色,他们被解雇的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所以,要使自己的孩子优秀,就要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同样的,对孩子任何一种品质的培养,引导是最好的办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呢?
1.让孩子成为家长做事的帮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帮手。让孩子成为家长做事的帮手,很多家长就当成是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了,这种协作能力的培养和独立性的培养家长容易混淆。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就是不让孩子单独做一件事,而是家长在做一件事时,把事情中的一部分给孩子去做。让孩子在做这部分事时,知道如何与家长保持协调一致。比如,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让他和自己一起摘菜。可以告诉孩子要炒一盘茄子炒辣椒,让孩子去摘茄子,自己摘辣椒。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学会事前与人的沟通:茄子要多少,什么时间要,摘好放在哪里,要不要洗洗等等,这些问题在大人看起来不是问题,但是它却体现出了与人合作时的一些关键步骤。这就是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时的一种引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的不同,给孩子分配难度不同的事情。
2.多让孩子和伙伴一起玩。
其实,孩子最先培养的协作能力,多是在孩子间的玩耍中获得的。让孩子到同伴多的地方,一起跳绳、打球等可以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对于不合群的孩子来说,可以把孩子的伙伴约到家里来一起玩,这样可以消弱孩子的胆怯心理。孩子在一起游戏,有的就需要相互配合才能玩得好,他们聚在一起,这不仅锻炼孩子间的合作能力,还可以锻炼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与伙伴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与人协作的乐趣,他在今后就会自己想办法如何更好地与更多人在一起。
3.让孩子在活动中接纳比他差的孩子。
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和比他差的孩子合作。其实,一个人协作能力的好坏,往往就体现在他如何对待比他差的人。能够用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或改变比他差的人,这是协作能力的最好体现。因此,要让孩子在活动中接纳比他差的孩子,让孩子明白,任何人都是有长处的,与人合作,是用他的长处,对于短处,要有一份包容和理解。这是对孩子一种心态的培养,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和比他小的孩子一起玩,这样,孩子在群体中就会成为“核心”,他还可以忍受伙伴们一些“能力的不足”,这样,就会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忍耐和宽容——这种品质在协作的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