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的寿命是多久
固态硬盘寿命到了会怎么样?
固态硬盘寿命到了会怎么样?
是的,长时间持用会慢慢的消耗性能,慢慢的变的很卡最后坏掉。
目前的固态硬盘的存取单元是有写入次数限制的,其寿命别机械式硬盘要短的多。所以现在有ssd搭配机械的通常把临时文件路径虚拟内存路径设置在机械硬盘上,这样能延长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
固态断电多久后坏?
一般不会坏。
固态硬盘的寿命是由擦写(P/E)次数决定的,而目前大部分的SSD都是由TLC颗粒组成,一般的TLC有1000次左右的擦写寿命。
在30℃不通电保存的情况下,消费级SSD里的数据存放一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掉电保存温度过高,丢失数据的风险将会大幅增加。
固态硬盘不通电不会丢数据,固态硬盘采用NAND Flash作为存储介质,其能防止SSD在长时间不通电的情况下数据丢失,所以即使SSD在长时间不通电的情况下,一般也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
固态硬盘长期闲置会影响寿命吗?
正常情况下,固态硬盘长时间不用,放在那里不会坏掉。
1.
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和擦写次数有关,但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是固定的,所以寿命有限,擦写一次叫做1次P/E,所以固态硬盘的寿命是以P/E为单位的,一般不会用时间作为单位。
2.
固态硬盘的寿命满足这个公式:年(实际容量GB×P/E次数)÷(每天写入容量GB×365)。比如一个固态硬盘P/E为100次,实际容量为10G,每天写入1G,那么可以用多久呢?就是:(10×100)÷(1×365)≈2.74年。10GB固态硬盘就能用2.74年,那么100GB就是几十年,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理论寿命。
ssd固态硬盘和hdd寿命?
hdd硬盘的寿命更长,ssd硬盘在使用寿命上没有机械硬盘长。
为什么机械硬盘寿命要比固态硬盘长呢?这个要从存储介质的区别说起。机械硬盘的存储介质是金属盘片,磁头负责把数据写在盘片上。一般情况下,机械硬盘出现故障,多是电机、磁头出现故障,负责存储数据的盘片不会出现故障。而且,一旦机械硬盘出现故障,修复了机械故障后,数据是不会丢失的。
相比之下,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是闪存芯片。与机械硬盘的盘片相比,闪存芯片是有寿命的。目前,闪存芯片的寿命是按照擦写寿命(P/E数)计算的。各种闪存芯片,擦写寿命也是不同的。SLC可以达到1万-10万次MLC有3000-5000次TLC有1000-3000次QLC普遍在1000次以内大多数固态硬盘都是用的TLC闪存。以一块240G 的TLC固态硬盘来说,P/E数保守按照1000次来计算,每天用户基本可以写入30G数据,理论寿命就是21年。事实上,固态硬盘的寿命,要比理论值少很多,正常寿命也就10年左右。
再看机械硬盘,一般寿命都在15年以上。笔者目前还有一块机械硬盘,用了15年还能正常使用,只是读写速度实在太慢了。而监控级的机械硬盘,至少可以使用20年不损坏。不同的存储介质,决定了机械硬盘的寿命更长。如果保存重要数据,建议用机械硬盘。当然了,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更快,做系统盘是非常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