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决执行力的问题
“道理都懂,执行力差”,该怎么解决?
“道理都懂,执行力差”,该怎么解决?
道理都懂,执行力差这是大多数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出现这种状况错不在下属,员工,错在老板或者说管理高层。说明白一点,老板或高层自己认为自已这么做是自己仁慈,但下属和员工并不这么看,下属对老板或高管的看法是软弱,员工对老板或高管的看法是无能。所以才有将熊熊一窝的说法。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有!首先,从高层开始(上至老板)约法三章,把制度落实到实处,经过一段时间(1一3个月)后,再通过中层基层管理讨论,把制度完善,通告出执行时间,循序渐进地从高层到中层再到基层和员工这样步步推进的方式,使整个团队(集体)都能够接受(不要急于求成,否则物极必反,得不尝失)。只要按这种方式,再做好其他协调工作,不出半年,企业的整个面貌都将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
个人执行力的核心在自律,解决的是动力的问题。而团队执行力不仅仅需要解决动力的问题,更需要解决方向的问题。
如何让团队既有动力,又有统一的方向上呢?
答案在制度的建设上。
那建制度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
制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在不依赖于能人的基础之上,让所有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是又不排除能人的特殊价值。在此基础上用文化(也就是上面所讲的文化战略)确定大的方向,用制度条文纠偏行为上的细节。
制度正常运行的背后是我不相信。不是不相信某个人,而是站在不相信的基础上去思考,如果发生意外,该如何处理。当“万一”的那个“一”都被控制住的时候,更能防患于未然。
是不是制度建好了,就有持无恐了?
制度在建立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过时了。所以依靠制度却不迷信制度,保持时刻完善制度的准备。尤其不能形而上,把制度当成一个缸,什么都往里装。更不能把制度当成一种摆设,当成秋后算账的工具。
怎么提高员工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员工执行力的强弱都取决于两个要素: 一是个人能力二是工作态度。要提高员工执行力,就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能力的提高。没有工作能力是不可能按照领导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提高员工能力,企业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员工自身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2、企业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以培训进修、轮岗锻炼、工作加压等手段帮助员工进行自我提高3、企业进行现有员工价值的开发,如果用“冰山”来比喻人的价值,它有90%都是沉在水面下未被开发的,而漂浮在水面上的10%就是展现出来的各种能力。企业一定要让员工明白,要学会发现问题,并在发现之后主动思考问题,思考之后要会解决问题。企业要重视普通员工解码能力,才能不断挖掘员工的自身潜力和价值4、选拔合适的人,让他在合适的岗位上工作。对不称职岗位的人员进行调整或解聘,这也有助于员工整体能力的提高。第二、 工作态度的转变。态度的不够积极,是造成执行力较弱的最主要原因。关于态度,我们往往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良好态度的缺乏是下属员工的问题,是这个下属不合格的表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要求下属主动地改变工作态度。其实,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管理者应该进行改变,而不仅仅寄希望于下属员工态度的改变。管理者要做到让态度不佳的员工改变,也具备执行力,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了解员工个人自我发展规划,帮助员工规划职业生涯,使员工真正安心于企业工作。二是企业管理者应经常与员工沟通、交流。如果员工什么事都被管理人员蒙在鼓里,就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及工作态度。三是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管理者在布置任务时,一定要明确指示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所期望完成的时间,并与下属员工验证大家的理解是否一致。只有做到这一点,执行力才有可能实现,否则,下属对执行的内容和你的理解都不同,你当然会对他们的执行力不满了。四是督促下属员工制定工作计划,将年度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工作计划要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了工作计划,不管员工态度如何,自然会自觉地对工作计划和任务开始进行思考,想办法去完成工作任务。五是严格、合理、有效的监督检查、控制机制及公开、公平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当充满热情、激情的员工面对嘲讽他们努力的奖励系统时,作为一种社会动物的人是很难特立独行的。表现不佳者被纵容,坏习惯也会像“瘟疫”一样四处扩散传播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