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关太难了通关攻略闻鸡起舞 文武勇仁信谁写的?

[更新]
·
·
分类:行业
2524 阅读

这关太难了通关攻略闻鸡起舞

文武勇仁信谁写的?

文武勇仁信谁写的?

鸡被称为德禽,源自汉代《韩诗外传》:“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归纳为文、武、勇、仁、信“五德”。五德之说,不可小看。虽然中国古代有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八字准则,但影响广泛的还是仁义礼智信五德。将德行归类为五种,是为了与五行挂钩。自古讲鸡有五德,虽然内容有出入,此五德非彼五德,但它们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
  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讲五种物质构成宇宙万物,它们相生相克,使得天地间新陈代谢,生生不息。五行学说影响深远,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基石,也是古代政治、思想、风俗的重要基石。正如学者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所言,“五行之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作用统辖时令、方向、神灵、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所谓五行统辖的道德,即是五德,又称五常,古人概括为仁义礼智信。
  古人似乎特别乐于以五德之说描绘禽鸟类动物,如《山海经·南山经》形容“其状如鸡”的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共计五项。又以五德评论大雁。小说《水浒传》“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发议论:“此禽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备:空中遥见死雁,尽有哀鸣之意,失伴孤雁,并无侵犯,此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为义也;依次而飞,不越前后,此为礼也;预避鹰雕,衔芦过关,此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来,此为信也;此禽五常足备之物,岂忍害之。”五常即五德。以五德之说来夸鸡夸凤夸大雁,是希望在人类社会张扬这些德行。
  鸡有五德,先说其文,“头戴冠者文也”。古时官帽,文为冠,武为盔。公鸡红色的鸡冠高耸,让人想到文冠。冠、官谐音,将雄鸡和鸡冠花绘为一图,叫“官上加官”,为旧时代的吉祥图样。这样一幅图,美国学者爱伯哈德《中国符号词典———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称为“一只长着漂亮鸡冠公鸡与一棵仙草”,显然不得要领。
  “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这是鸡之五德中的两项。古今斗鸡的风俗,将这武、这勇并用了。至于“见食相呼者仁也”这一条,大约是由大鸡带小鸡的情形中归纳出来的。
  古人称鸡为德禽,还在于一个“信”字:“守时不失者信也”。鸡啼晨,喔喔啼声召唤人们日出而作。《诗经》收有齐国民歌《鸡鸣》,表现鸡叫时分的夫妻对话。妻子说:“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她是国君的妻子,她说:鸡已经叫了,来上朝的人很多了。但那个一国之君却恋床不起:“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装傻充愣,硬是把鸡喔喔说成是蝇嗡嗡。这首民歌反映了在计时器尚不发达的古代,鸡鸣成为家庭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时间刻度。鸡之鸣,还留下“闻鸡起舞”的佳话。
  因为啼晨,鸡得到许多誉称,如司晨鸟、翰音、知时畜、长鸣都尉等。晋代《古今注》说:“鸡,一名烛夜。”这个“烛”字,称赞鸡鸣守信,赞美它如不眠的烛火,燃尽夜黑,迎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