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小学生
问一下大家,做过最耗时的手工是什么?
问一下大家,做过最耗时的手工是什么?
我是一个剪纸手工艺人,耗时最多的就是剪纸的创作过程了。
北方的冬天,土炕上,女人总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她们飞针走线绣花纳鞋底,婆手上不断旋转的拨跳,把缕缕棉絮,拧成连接乡间冬日里的温暖。(婆拧绳绳我烧炕)在我脑子里构思近半年了,经历了一稿二稿三稿的修改,由A4A3纸到60乘80的大图,不断补充完善到赋有丰富的传统吉祥元素。开剪又耗费了半个月,而且还在2014年夏季。伏在桌前手握剪刀 ,边剪边擦拭手心和额头的汗水。现在想想自己已没有当时的心气和毅力了。
慢工出细活。此作是我创作剪纸以来,最最耗时的一幅力作了。2014年在西安市根深叶茂美术精品展中荣获剪纸一等奖。同时,(婆拧绳绳我烧炕)作品又被(南京大学)收藏;(西安日报).(西安晚报)连续半年,以公益广告形式整版刊登。
想学一门传统手艺再自己做,大家说学什么好?
非常感谢悟空问答邀请回答“想学一门传统手艺再自己做,大家说学什么好?”
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意义很好,道出了人生的真理,教人要有志向,要持之以恒,现有人引用这一名句来为自己的子女取名为“志成”,寄予美好的希望。
出处:《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道韵君和您聊聊,其实古今中外大器晚成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白石山老人。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大画家,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宗族派名纯芝,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学过木匠,25岁乡间做雕花木匠,这时他才开始对习画感兴趣。26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27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37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40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55岁避乱北上做起“北漂一族”,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齐白石 57岁,住北京法源寺,靠卖画维持生计。是时齐白石在京无名气,求画者不多,他自慨之余,决心变法。《白石诗草》云:“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部快心时也。”齐白石65岁时才出人头地。结语:您无论学什么手艺只要坚持专业领域义无反顾一直走下去肯定会有结果,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