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题粗心的解决方法
学习很认真,考试却总出错,孩子“粗心大意”,父母该如何应对?
学习很认真,考试却总出错,孩子“粗心大意”,父母该如何应对?
孩子这种情况多数是过度紧张所致。
考试,需要一定的紧张,才能提高对题的关注度。过度关注,反而会看错题,或看漏题,记忆缺失,头脑一片空白。这是注意力转移产生的结果。
孩子为什么会过度紧张?为什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提醒自己不要出错?
往往与孩子对结果太在意有关。比如,做题出了错,父母会指责他不认真,或粗心大意。他会有委屈,但又不能辩解,只能怪自己不好。在读题做题的时候,注意力不在考试题目上,头脑里在想不要出错,注意力放了一部分在怕出错上,看题的精力不自觉地分散了。即使父母不指责,但表情不好看,孩子也会自责,提高自己出错的关注度,特别是重要考试会更紧张。
出错是每一个人的必然,不出错是偶然。还有一个导致孩子注意力转移的原因是孩子在玩的时候父母总在说学习,感觉父母不相信自己,本来孩子玩是在宣泄情绪,结果情绪没有处理好,还增加一些抱怨或愤怒情绪。这样孩子在看书、做作业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去想玩的事情,注意力转移。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对出错的问题要弱化,承认这是正常现象。但不要对孩子这样讲,以免产生负强化。要降低对结果的关注,增加对孩子行为的关注,尽量看到孩子采取的行为带来的结果变化。避免对孩子过度干涉,读一遍题也可以,读两遍、三遍都可以,让孩子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要指责孩子方法不对,不要批评孩子不努力、不认真。父母理解和认同孩子,特别是接纳孩子的情绪和错误,才是全面接纳孩子。孩子被接纳后,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才有自信,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考试时发挥出真实水平。
孩子做事总是马虎,尤其是写作业的时候,总是各种小错误不断,真心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首先我们要知道,粗心是结果并不是原因。一般来说导致粗心做错的原因无非是三种,其一是简单不该错的做错了,其二是原本会做但却做错的,其三是看错题目导致做错的。这三种原因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不能一概而论。例如不该错的题,我们可以让孩子每次做完之后多检查几遍。而第二种则是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这种情况在西安市后宰门小学华远君城分校的贝尔安亲里,老师们都会先用双师课帮孩子进行复习,然后再让孩子去做题。而最后一种的话,则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一味的图快,而导致的读题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