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九章算术学到了什么 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的故事?

[更新]
·
·
分类:行业
3512 阅读

通过九章算术学到了什么

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的故事?

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的故事?

中国对负数的认识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认识到了负数的存在。在《九章算术》的《方程》篇中,就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并写出了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数学家刘徽,在书中注释说,中国古代人民在筹算板上进行算术运算的时候,一般用黑筹表示负数,红筹表示正数。或者是以斜列来表示负数,正列表示正数。此外,还有一种表示正负数的方法是用平面的三角形表示正数,矩形表示负数。
据考古学家考证,除《九章算术》外,中国古代的许多数学著作甚至历法都提到了负数和负数的运算法则。
南宋时期的秦九韶在《数术九章》一书中记载有关于作为高次方程常数项的结果“时常为负”。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把“益”、“从”、“除”和“消”分别改为了“加”与“减”,这更加明确了正负与加减的关系。
元朝时期的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一书中,第一次将“正负术”列入了全书的《总括》之中,这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把正负数作为一个专门的数学研究科目。在这本书中,朱世杰还写出了正负数的乘法法则,这是人们对正负数研究迈出的新的一步。
中国人对正负数的认识不但比欧洲人早,而且也比古印度人早。印度开始运用负数的年代比中国晚700多年,直到公元630年。印度古代著名的大数学家婆罗摩笈多才开始使用负数,他用小点或圆圈来表示负号。
但在欧洲,人们认识负数的年代大约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负数在欧洲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写的一本书中,他在解一个方程的时候,偶然运用到了负数,但不久以后,他的这个伟大发现就被欧洲人作为“荒谬的东西”废弃了

九章算术最大贡献?

1)、在算术方面的重要成就有分数运算、比例题目和“盈不足”算法。《九章算术》是天下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在第二、三、六章中有很多比例问题,在世界上也是比力早的。“盈不敷”算法需要给出两次假设,是一项创造,中世纪欧洲称它为“双想法”,有人认为它是由中国经中世纪阿拉伯国度传去的.
  (2)、在多少方面,主要是面积、体积盘算。
  (3)、在代数方面,重要有一次方程组解法、开平方、开立方、一般二次方程解法等。“方程”一章还在天下数学史上首次引入了负数及其加减法运算规则.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九章算术》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如今它已被译成日、俄、德、英、法等多种笔墨。
  《九章算术》是天下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此中盈不足的算法更是一项令人惊讶的创造;“方程”章还在天下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规则。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天下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观点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如今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先容的方法大体相同。注意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该书的一些知识还流传至印度和阿拉伯,乃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