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择校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吗
初中择校孩子不想去?
初中择校孩子不想去?
孩子不想初中择校,就尊重孩子的选择吧。孩子不想初中择校可能是考虑到几个原因吧,一是择校就是选择另外一所学校,脱离了原来的同学和老师,不适应新的环境;
二是。择校是要收取择校费的,虽然择校费是家长出,但是孩子还是会舍不得这些钱的。
小升初择校需跟小孩商量吗?
当然需要了,现在的小孩主意比较多,独立性强,如果没跟孩子商量,家长擅自做主报了私立学校,有些学校管理比较严格甚至还要住校,这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从心理上接受不了,从而会导致孩子上学叛逆,甚至抑郁,所以孩子上初中后任何重大决定都要商量,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你会和自己的孩子商量吗?
选择学校会和孩子商量,只不过孩子小的时候还是听我们的。
孩子第一次择校应该从孩子刚满3岁去幼儿园算起,我领着孩子参观了离家比较近的两个幼儿园,比较了一下,也让孩子感受一下,参观完了给她讲两家幼儿园的优缺点,也会征求她的意见,说白了其实还是家长做主,她未必知道哪个好,也是听家长给她说,征求她的意见只是个形式,或者说让她有种感觉,这个幼儿园是她自己选的。以后是不是更喜欢上幼儿园呢?
小学是就近上学,没得选。初中买了学区房,但是没去住,房子离我们上班的地方比较远,当时也会跟孩子商量要不要去那边上学?她也不想去,但是我们也是做她思想工作,给她说那边上学的好处。会问她在哪边住?她说去那边住爸爸妈妈上班太远了,还是住这边吧,我坐公交车上学。孩子就这么寒来暑往的挤了三年公交车上完了初中。现在回过头看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决定。
高中就不存在择校了,只能是按成绩选学校了。
选学校还是跟孩子商量比较好,以免日后他不喜欢学校,产生厌学,对上学有抵触心里。
小升初家长是否要选择择校?
每到入学季,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重点学校而千万百计的想办法托关系。进去了欢天喜地,好像从此就比别人高半头,没进去的会多少有些失望或是认命的感觉。
其实我们找出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的区别所在,通过家庭教育的努力一样可以让孩子优秀、取得好成绩。
1、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
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会直接决定孩子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消化的程度。这也就是很多家长看好重点学校的原因。
但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情况下,这个早已经不是问题。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这种以往教学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已经得到弥补。很多名校重点的退休老师,都会有自己的网络直播课或是网络班级亲授课程。这使得一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直接无拦阻的达到所有网络覆盖的地方。
这些辅助的资源可以很好的弥补这方面的缺欠甚至通过网络所获得的资源远远优于当地的所谓重点学校的资源。
2、教师重视与期望值的不同
期望值对孩子来说,很具有影响力。孩子们会按照大人的期望值去发展,那一般学校的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一般都不会很高,甚至有些老师还会打击孩子,咱们校就没有几个学生考进重点初中的历史。
但虽然没有几个,总体来说还是有的。所以这方面还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家长与老师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关键的,在两者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深刻也最长远。
所以当孩子不能在老师那里得到相应的期望值时,家长不要就此对孩子失望。要始终保持对孩子的积极期望,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望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3、口碑与心里的暗示
进入重点学校自然是件高兴的事情,没进去的学生往往会在心理产生一种莫名的自卑。当孩子的伙伴进入了重点时,两孩子在一起就会被外界无意识的差别对待。“这是小明在市重点小学”“哦是嘛,真厉害啊进重点学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对没有进入重点学校孩子形成很强的心理压迫感。
他们会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我不如他优秀,我没有他成绩好,我们学校不好我也不可能学好……等等。这样的心理暗示都在不自觉的破坏了孩子学习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
这种突然被边缘化的感觉也会让他们认定自己学不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自己不是重点学校的学生,产生了这种错误的认知后就会严重阻碍孩子学习进步。
其实这些看似严重的问题,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来影响孩子的话,这些也是可以破除的。平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无论是不是重点学校的孩子,只要自己不努力一样没有好的成绩。可以通过反向举例的方式来给孩子自信,如某某虽然是重点学校的,但是学习却没有你好等等。
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正确的比较观,让孩子与自己比,纵向比较会更容易激励孩子,让孩子与自己赛跑,每一次都要比自己的上次进步,从学习上严格的要求孩子针对不会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消化了再去做下一道题。
重点学校有重点学校的优势,但不是进去了就稳保最优秀的孩子,还是要经过努力才行。而没有进入重点的孩子也不代表从此无望,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关键在于家长给予正确的家庭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优秀领先的状态。好的家庭教育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会让孩子无论在任何环境中,一样是可以脱颖而出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