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的手可以用来做什么 一年级孩子怎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更新]
·
·
分类:行业
1805 阅读

一年级人的手可以用来做什么

一年级孩子怎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一年级孩子怎样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我是重庆闪耀儿童教育科学研究院专门给家长上课的老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9条建议你都做到了吗?你需要孩子帮忙孩子却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怎么回答呢?怎样避免一要孩子做事孩子就给你提条件、讲价钱?美国2-13岁孩子会做哪些家务事呢?……欢迎往下看:
责任心的内容
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培养责任心
对自己负责是对他人负责、对集体、对社会负责的前提,而对自己负责首先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所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或者说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就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开始。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9条建议1,哪些事情是孩子可以自己做的,家长要清楚,孩子也要明白。根据孩子的年龄,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哪些事情是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建议你列出孩子生活自理的清单,比如自己的内裤自己洗、自己准备第二天上课要用的物品等,大家也可以参照后面美国2-13岁孩子的家务清单;
2,属于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怎么做,家长要给孩讲清楚,特别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更要讲清楚怎么做,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越要注意这一点,必要的时候家长还要示范怎么做;
3, 约定好属于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家长就不要再代劳,特别是当看到孩子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不要忍不住帮忙,比如孩子洗碗,有的家长看到没有洗干净马上就去自己去洗。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今天洗不干净,明天、后天慢慢就会越洗越干净,如果暂时没有洗干净,你给他方法上的指导就可以了;
4,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多肯定,多精神奖励;
5,千万不要事事都用物质、金钱奖励来激励、鼓励孩子做事,否则家长一提做事,孩子就会跟你讲价钱、谈条件;
6,有时候,当家长需要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说“自己的事自己做”而不愿意帮你,没有关系,你可以告诉他,我们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爸爸妈妈也需要你的帮助,如果别人需要你的帮助你不帮,那下次你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帮你哟;
7,一定要区分开哪些自理的事情是可以给报酬哪些是不会给报酬的,属于需要找外面的人来做的事情,如果孩子愿意做家长是可以给孩子一定报酬的,比如擦皮鞋,你在外面是需要付钱的,如果你的儿子愿意来做这件事,家长可以给孩子一定报酬的,当然收费一定要合理,肯定要比外面的价格优惠一些哟;
8, 心理学有一个21天定律,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21天或者21次不断的重复强化。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自理的习惯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所以家长在和孩子约定好哪些事情应该自理、该自理的事情怎么做之后,还要盯着孩子自觉、按要求去做,一直到养成习惯、成为一种能力,这个是我们家长容易忽略的问题。
9, 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是家长以身作则,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做到。
中国责任教育的缺失相比之下,中国孩子要“宝贝”得多,我经常看到四、五岁的孩子还要父母背着抱着,至于爷爷奶奶追着、哄着喂饭,更是家常事儿。我曾经在一所中学门口看见一个老奶奶追着孙子吃鸡蛋,就像老鹰捉小鸡,追了十来分钟,完了还高兴而自豪地对我说:“哎呀,总算把它整进去了!”嗨,真是可悲啊。包办过多会使孩子产生错觉,好像自己生下来就应该受人给予,当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失误的时候,孩子反而把责任归咎到经常帮他的人身上。我们常听孩子说:妈妈忘记给我准备开水了,爸爸没给我整理书包,奶奶没帮我把红领巾放在口袋里…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自己的事。包办太多让孩子失去责任心。
责任就是机会一家公司招聘一名部门经理,几番考试最后留下三个人。总经理没有问他们业务方面的问题,只是带他们参观他的办公室。总经理指着一张茶几上的花盆说,这是他最好的朋友送的。就在这时,秘书走进来,说外面有点事情请总经理去一下。总经理笑着对三人说:“麻烦你们帮我把这张茶几搬到那边的角落去,我出去一下马上回来。”
三人连忙行动起来,茶几很沉,三人合力把茶几小心翼翼地抬到总经理指定的位置放下时,茶几不知怎么折断了一只脚,上面的花盆滑落下来,裂成几块。这时候总经理回来了,总经理非常愤怒“你们知道你们干了什么事,这花盆你们赔得起吗?”第一个应聘者很生气地说“这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又不是你们公司的员工,是你自己叫我们搬茶几的。”第二个人用不屑一顾的眼神看着总经理。总经理把目光移到了第三个应聘者。第三个应聘者对总经理说:“这的确是我们搬茶几时不小心弄坏的。如果我们小心一点花盆应该是没事的。”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总经理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肯定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我们需要你这样的员工。”责任就是机会!
说明:最后一张图来自互联网

小时候上课手要背在身后坐着听课,现在的孩子还这样上课吗?

谢谢邀请!
十多年前,儿子在北京上小学。我参加儿子班上公开课旁听的时候,就没有看到孩子手放到背后了。
不知道现在其他地方的孩子怎样?

谢邀!
有的,幼儿园大多数还延续这个风格,呵呵,小孩子手背后面,统一管理,因为孩子们小,上课时间多数用眼睛看,嘴巴说,除了翻书,画画,相对来说用手写字得少。
还防止有些小盆友上课睡觉、扣手、吃手、玩手等一系列只有老师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的奇奇怪怪的事儿。
一般从幼小、小学开始就不会这样了,孩子们开始加大量读书写字,需要用到手的时候多,老师会教孩子们正确的学习行为,讲更有趣的故事。孩子们背手这一项就被弱化了。

一般出现在幼儿园和小学1年级左右吧!具体什么时候就不背手,反倒不清楚了。幼儿园背手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习纪律性,也是老师好方便管理,我们80后那年代,基本都是吃完午饭睡个觉,起来坐在小板凳上,然后开始找个小朋友点名,你手背好了就先叫你,你就可以去玩玩具了,往往乱动或是不背手的孩子都是最后叫,慢慢就把这所谓的坏习惯改掉了。
上小学1-2年级,也实行这种规律,举手要也要举半臂,看着整齐,一些学校被采访的时候,你看那些孩子举手都一个样子。
再大一些,孩子可就不那么规范了,老师也不会再教育这种小事了,慢慢这种习惯就不见了,你是正经坐着,还是离了歪斜,都看你自己了!哈哈。
前几年去过一些小学教室,看了一些孩子午间休息,老师基本也比较严厉,要么趴座子上睡觉,要么就老实点坐着,其实这和背手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肢体动作上有所改变,但是效果是一样的。
【猫小帅识字】是一款以冒险故事阅读来带动4~8岁小朋友学习汉字的软件。冒险故事好多哦,可培养小朋友的初期阅读能力呢。更多早教育儿资讯,请关注“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谢谢邀请,现在应该还是这样的吧。因为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一节课45分钟估计要神游半节课吧,这样的坐姿我想还是有点道理的,毕竟人在身体紧张的状态下精神也会比较集中,对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还是有好处的。

我们从小就是把双臂叠在课桌上。

这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