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48个公式 阅读题理解不深刻怎么办?

[更新]
·
·
分类:行业
3931 阅读

阅读理解48个公式

阅读题理解不深刻怎么办?

阅读题理解不深刻怎么办?

要想使阅读理解较为深刻,这不是一个简单就能解决的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是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理解、感悟的过程。当然,如果纯粹是为了解决问题,提升语文成绩,而不考虑自身的语文素养的积累提高,还是有点章法可循的!
首先,要对阅读理解的文本进行一个明确的分类,然后根据文本的不同进行有差别的练习,如:应用类文本(议论文、说明文)和文学类文本即记叙文(散文、小说)。
其次,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每种文本形式,都有一定的方法可循,当然要学会灵活运用,毕竟语文学科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有固定的公式、定理,万变不离其宗,而语文除了有一些相对的合理的答题模式,但仍需对文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
最后,要进行学习研究,尤其是近五年,最低是近三年的期中、期末试卷和中高考试卷进行研究,去发现出题规律,去研究参考答案的答题技巧,基本能够对出题方向,出题规律有一个大体把握,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
下面,分别从文体的不同来分析分析答题技巧与格式,谈看法并对个别题型答题格式附图以期能有所帮助!
应用类文本相较于文学类文本的阅读理解要简单一些,而且在出题规律上更好把握一些,相对的答题技巧与模式也更为实用一些。如,议论文,出题多集中在论点的概括,论证思路的梳理及论证方法的判断、作用等,其个别题型的答题技巧、模式下图奉上:
而说明文多会出现一些词语类及说明方法类的题目,通常需要掌握一些说明文的相关术语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一些固定的答题模式,难度也不会很大,如图:
最后比较有难度的就是文学性文本的阅读理解了,想要无往而不利那需要有较深的文学素养及大量的阅读经历,同时也需要有较深的思想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对自身生活经验的感悟等等。当然,鉴于大部分学生的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我们只能寻求相对有效的捷径,以期获得较好的成绩!
一来,做此类文本习题的时候,不要“陷进去”但要“走进去”,似乎有些矛盾,这里所说的“陷进去”指因做题而做题,只局限于题目本身,结果越思考越糊涂,越把握不住方向,自然也就找不到答题要点,得不到分;而“走进去”是指走进文本,文中的“我”就是你本身,文中的感情就是你本身的感情表达,也就是说,你的想法、感情就是文本中“我”的感情表达!
二来,就是明确出题方向,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句子等,以此来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也能有不错的效果
以上就是个人关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些浅谈,希望能有所益处!

2021年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主要是培养语感,每天坚持做个阅读练习(力求在20分钟内完成)
巧计一些答题技巧,就如数学公式那样,遇什么题用什么句式,如: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一、
标题的作用
1、文章的中心
2、文章的线索
3、吸引读者
4、修辞及作用(双关)
二、
文章开头的作用
1、点题(题旨)
2、概括全文
3、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4、渲染气氛
5、为后文作铺垫
三、
文章结尾的作用
1、点题(题旨)
2、照应前文
3、余音绕梁(产生无穷联想)
4、总结全文
四、
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1、结构上的作用:照应
过渡
2、内容上的作用(含义):修辞 中心
五、
景物描写的作用(妙用)
1、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
2、为后文埋下伏笔
作铺垫
六、
人物描写的作用
通过……的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
七、
加点词在句中的作用
1、是什么
2、为什么
八、
对换或删去
答题方法:
1、表态
2、解释
3、换后和删后的意义的变化
4、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严密性或科学性)
九、
说明方法
1、下定义:甲是甲(人是人,物是物)
2、作用:运用__说明方法,突出了说明对象的某一特点
十、
散文的写法: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以小见大
十一、说明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十二、论点的位置:
标题、开头、结尾、中间(过渡)
十三、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四、论证方法:
1、基本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其它论证方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归谬法、三段论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