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导孩子找到梦想 如何引导孩子体会自我价值感?

[更新]
·
·
分类:行业
2686 阅读

怎么引导孩子找到梦想

如何引导孩子体会自我价值感?

如何引导孩子体会自我价值感?

答:培养孩子热爱劳动。
1、在赞扬声中,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劳动。
2、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完成任务,取得成功,得到认可,从中体现自我价值!
3、大学教授说:“靠课余打工来维持大学生活的孩子,特别自觉,学习勤奋,真正的优秀学霸。”
4、工地负责人说:“凡是大学生、研究生来看夜的,我当即就给他们结算工钱,因为从心底里喜欢勤劳的学子,体恤父母,自力更生。”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好课前预习?


学习的常规包括:预习→上课(听课)→作业→订正→复习。这个常规随着课文一次又一次的不断循环。预习是学习常规的第一环,是学习的开始,是发现自己懂和不懂的步骤,是上课听课的演练。因此,预习在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希望孩子能好好预习课文,首先要教给孩子正确的预习方法。那么父母如何指导孩子预习?
方法/步骤
1
阅读单元导读
人教版教材的一个特点之一就是每个单元均有“单元导读”。单元导读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学中有数。(人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为例)
从单元导读,我们可以指引孩子:
1、归纳出本组单元的主题——热爱学习。
2、提炼出本组单元的要求:1)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
朗读课文
对课文的自然段进行编号,1、2、3、4……。进入实质性预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朗读课文并且至少三遍。朗读课文的要求是:
1)大声朗读,声音响亮;
2)咬字吐字清晰,字音正确;
3)朗读要有一定的感情;
3
积累词语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的朗读过关后,借助《词语手册》进行积累词语。
1)把在《词语手册》上出现的词语在语文书上一一划出;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如AABB格式的,ABB格式的,ABCC格式的等;
3)朗读自己积累的词语2-3遍;
4)在摘记本上把积累的词语誊抄2遍;
4′
积累句段
翻到课文后面的要求,根据提示完成句段的积累。
1)在摘记本上誊抄课文要求积累的句段、自己喜欢的句段;
2)朗读积累的句段并初步加以理解。(此处的理解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句段的理解,务必用语言说出。
5
归纳段落大意
小学阶段的课文,归纳段意的方法通常有:1、摘录法。2、归并法(又叫小节归并法)。摘录法就是摘录一个或者几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主旨句连缀起来作为段落大意。归并法就是把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的意思归并在一起连缀起来作为段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