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人生规划书 大一学生,相对于高中,想问大学学习侧重点是什么?

[更新]
·
·
分类:行业
4332 阅读

大学思修人生规划书

大一学生,相对于高中,想问大学学习侧重点是什么?

大一学生,相对于高中,想问大学学习侧重点是什么?

对于大一同学,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体验,二是学习基础课,为了高分而学。下面具体来说说。
首先,大一新生要充分体验各种新的生活方式,比如,社团活动,学生会,科创竞赛等等。因为大学是学生时代到社会的一个衔接,需要大学生在学习之外拓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沟通、组织协调、团队协作等等。这些都是在参加一个个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再有,很多大一的同学是不了解自己未来到底想干什么的,但要想少走弯路,还就得早点明确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就要去多体验这些不同的生活,体验过后就能在不断地选择过程中找到哪一些是适合自己的。所以很多大学的大一课程其实很少,课外时间很多,就是留给学生去自由发挥的。比如有的学生就发现自己做科创比赛比当班长更适合自己,从而一直坚持打比赛。
其次,为高分而学习也很重要。很多学校现在都实行的是大类招生,在大一结束后会进行专业分流,要想去个好专业,就得学习成绩好。所以,体验之余,学习也不能落下。尤其是要是将来想出国或者是保研,那大一的绩点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大学跟高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大一新生一定要多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同时学习也不能落下。

大一的我到底该怎么度过,每天昏昏噩噩,什么都做不了,课又多,事也很多?

首先这种现象是正常的。高中是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身边都是战友,目标只有高考。那个时候很累但也很充实。到了大学,除了学习,还有协会、社团活动、选修课等,选择变多了就会有种迷茫感。
面对这种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学会选择。如果你什么都想做,就会什么都做不好。
课程方面,要有侧重点
大一的课程多,但是相比于高中时披星戴月式的紧迫学习,大学还是有很多课余时间的。高数、线性代数等主修课程认真去学,像高中时那样,尽量拿满分,千万不要相信及格就行这种言论。
其次像历史、思修等选修课一般要求不高,基本上考试周多做点题?背背课本就可以过,这些课程可以稍微放松警惕,课上写写作业、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也都是可以的。但自己要掌握一个度,底线是不能挂科。
作为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别的活动都是要在保证不挂科的前提下才去做的。如果现在还是觉得浑浑噩噩,那就拿出课本,从解一道高数题开始做起吧!
课余活动方面,要懂得取舍
有人说,大学参加学生会、社团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大三的过来人,我觉得这些活动并不会对以后有很大的影响,参不参加还是要看自己是否从中提升了能力。
社团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一致,每次有活动你都很开心的那种。此外还要考虑社团的质量。比如我们学校的社团大都是学生自己组织的,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根本学不到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周末不闲着或者别人都参加社团,自己才参加社团,那根本没必要。相比之下,周末和同学逛逛街、踢踢球不是更好吗?
学生会的话也是看个人,如果你比较喜欢、呆在里面很舒服,那就去做。如果你很内向,也不用强迫自己去参加。
其实这些活动都只是对课余生活的丰富,提供一个交朋友、认识学长学姐的机会,即使你一个都没参加也没有关系。拿这些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有规划有目标地坚持下去,你的收获会更多。
还有一些建议
大学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我们用高中三年的辛苦付出换来的。辛苦了那么久,不是来到大学睡觉、打游戏和追剧的。大学虽然没有高中那么严格,但自己要自律。
还有就是大学是个自由的地方,不要被一些条条框框所束缚。在大学,不是所有人都要参加学生会、也不是非要入党才可以,有时候老师鼓励去做的事也不一定适合自己。学会选择,用宝贵的时间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之后才不会后悔。
最后,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觉得两件事:成绩考好、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大学是自己的,放轻松,去享受。加油!#高考季# #高考,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