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学生怎样管理 孩子上初三了,学习不好,还不想学习,该怎么办?

[更新]
·
·
分类:行业
4784 阅读

初三年级学生怎样管理

孩子上初三了,学习不好,还不想学习,该怎么办?

孩子上初三了,学习不好,还不想学习,该怎么办?

你好。
孩子已经初三了,目前再来考虑这个问题,恐怕有些为时过晚,毕竟再过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其实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学习好不好、会不会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他本身的学习态度。如果能从现在开始端正态度,几个月的时间也还是有机会实现反超的。
学习态度不好、不愿意学习,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家庭条件太好,孩子自小在优渥的环境中长大,简单来说,就是家里“不差钱”。
这样的孩子在心中早已树立了“我不用奋斗就什么都有”的观念,即使他很清楚成年后的压力和生存问题,也不会有紧迫感。既然心中已认定这个观念,也就不会花心思在辛苦的学习上了。
2.缺少父母的陪伴与管教,在疏离中长大,习惯了放任自流。
这样的孩子没有自小感受到学习好与不好的区别,没有目标,且更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如果与父母偶尔的沟通,都是听见父母催促自己学习,或者指责自己没有好好学习,他会更加不愿意“顺应”父母的心意。
3.家长太过宠溺。
这样的孩子习惯了有人帮忙,有人安慰,清楚无论自己怎么样,父母也拿自己没有办法。学习是一件持久而辛苦的“战争”,他们更容易“知难而退”,更容易放弃。
4.不明白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没有动力。
这样的孩子只知道要学习,却从来不知为何而学习。当面临繁重的学业时,他们更容易感到无措、感到烦躁。在他们眼里面,上高中或是不上高中,上职高或者干脆直接出去打工都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可能产生“早打工就能早赚钱”思想。
5.父母比孩子更早放弃,曾在有意无意间透露出,为孩子找到了不读书的“后路”。如曾提到上“职高”的种种,或提出“不行就去某地打工”“不行就给你找个师傅学门手艺”等等。
这样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家长心中的“底线”,也找到了可以不辛苦读书的“退路”。即使家长鼓励孩子学习,他也在心中划下了这道“底线”,要再建立学习的信心就更加困难了。
孩子不愿意读书,家长应该更多地找找自身的原因。学习很辛苦,要长期坚持学习更加辛苦,当你感到十分疲倦、厌烦的时候,任何一个小小的原因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对此,家长非常需要与孩子进行一次平等、深入的交谈,彻底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可以“对症下药”。
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式:1.确定学习的目标。
可以问一问孩子对将来有什么打算,或有什么职业愿望,以此引导孩子进入更高的学习殿堂,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对于没有打算的孩子,可以以自己或身边人的例子,告诉孩子拥有知识和高学历的精英人才,在将来的工作、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知识可以怎样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告诉他们学习不仅可以成为工作、生活的阶梯,还能给他更多的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
2.切断孩子的“退路”。
如果家长曾让孩子以为自己有“退路”,可以非常正式地告诉他这样并不可行。你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爸爸妈妈也希望你能成为更好的人。若孩子有了早早去打工的打算,可以将目前他可能做的工作、以及工作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让他清楚自己的选择远比读书还要困难。
3.让孩子学会自立,明白生活的艰辛。
如果孩子只想躺在家里玩游戏,整日无所事事,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既然你已经不想当一名学生了,那么你就要分担家务,并为自己的一切衣食住行玩买单。”简单一点的方法,可以收走孩子的手机和零钱,让他学会自己做家务、做饭,或者用各种家庭劳动形式赚取“微薄”的工资,买手机或自己想要的东西。要让他明白——“学习是比生存简单轻松得多的事”。
4.让孩子切身体验工作的辛苦。
初中的孩子还未成年,目前并不能真正出去打工,但对于自己有公司、“个体户”、或以体力劳动为主要收入的家长,则可以让孩子切身体验打工的艰辛。
这里有一个我身边的例子:
我的某位学生家长有个大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多年前,他们家里并不富裕,大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家里只能靠每天摆早餐摊卖煎饼为生。而那时候的大儿子完全不想学习,也是迫于无奈(早餐摊太辛苦的确忙不过来),这位妈妈就让儿子暂时休学,跟着自己天天摆摊。风雨无阻、早出晚归,不出半年,大儿子就提出太辛苦了不愿意做了,但妈妈继续坚持。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时间,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大儿子郑重地向妈妈提出要去上学。从那以后,大儿子的成绩直线上升,现在考上了还算不错的大学。孩子不愿意学习,一定是有原因的,或是对“打工”存在误区,或是贪图离开校园的舒适,或是不明白为何要学习,或是单纯只想和父母“作对”。
遇到这样的孩子,千万不可打骂、指责,更不可说“别人家的孩子”。你需要做的,就是让他长大,明白成人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多陪伴、多鼓励,放手让孩子去做,去体验和战胜辛苦。那么从任何时候起,都不算太迟。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为什么现在的初中就开始封闭式教学?

对封闭式教育,坦率地讲,我反对!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明白引入正道独立自主。我们常说,教子育人三分天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缺一不可一一相互互动,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它和生态链有异曲同工之处!学术上,术业有专攻,这没错但在“人性上,却自我抹杀,自我退化,自掘后路!我儿子小时聪明伶俐,上小学在外地一直跟随我们,成绩中上,人很活泼可爱。自从回来上了私中,一年之后,便变得寡寡豫欢。一问平时生活,三点一线:教室,饭堂,住宿。再问业余活动?几乎没有……连正儿八经的体育课常常也被无故侵占!一天到晚除了学习、学习、还是学习!这让我听后异常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自已的中学时代,那种变相限制孩子们运动的教育方式常常令人不寒而栗!它常常让我想起养鸡场里一天到晚总关在笼子里的鸡……看似省事多了,对鸡的体质却是一种残无人道的折磨!对lt正长身体还在发育期的gt孩子又何尝不是一种缺乏人性的致命摧残一一无论体质还是精神!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喊了多少年的人性口号为什么退化到当今这种千夫所指、人心麻木的地步?!原因很简单:皆源于省心!省力!!省事!!!倘若孩子处在上学间段,我想学习应占五成,家庭占四成,社会占一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例还会变化。而学习与玩耍,小学5:5,中学6:4,高中7:3大学只所以半学习半自由〈5:5〉,是因为已经长大成人,开始尝试自主自觉。如果文化教育似一个萌芦的话,小、中、高均似葫芦的底坐、大头大学就似葫芦的上面,看似缩小了,却是精英所在……而这些,均在葫芦内部。社会才是一个超级大葫芦,它才是真正考验群体教育大葫芦和个人小葫芦里真正卖的什么药一一是久经考验呢?还是让人大跌眼镜!所以,让孩子隔绝社会是行不通的一一从浅崇辄止到完全融入,那真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科学、理性化的过程,而不是突然面对,突然结合,突然降温一一就好比热锅遇上了冷水一一不炸裂报废才怪!这也是现在好好的教育为什么产生那么多成人巨婴的根源!!!

感谢邀请。
应该是便于管理吧。
初中学习压力比较大,孩子处于有思想又有行动力的状态,但是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跟外界接触过多怕负面影响孩子的判断。
再有,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呢,就是集中到一起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