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孩子的五个公式 教育孩子时,应该夸孩子是最棒的吗?

[更新]
·
·
分类:行业
2447 阅读

赞美孩子的五个公式

教育孩子时,应该夸孩子是最棒的吗?

教育孩子时,应该夸孩子是最棒的吗?

孩子越夸反而越胆小不自信前两天,一个妈妈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就经常夸他。谁知道这孩子一点都不禁夸,只要一表扬他,前面有的好行为反而消失不见了。这孩子怎么就听不了一点好话呢?
这时候,我们就要分清表扬和鼓励的区别。“你真漂亮”、“你真聪明”、“你真是太棒啦”……这些大人不经大脑的表扬话语,斯坦福Carol Dweck(卡罗尔.德韦克)教授用经过超过15年的研究已经可以确定,对孩子有害无益,完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Carol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些小学生做一项无语言的智商测试,而后分别以三种方式告诉他们测试结果。
实验组一(表扬其智商):哇哦,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真聪明啊!
实验组二(鼓励其过程):哇哦,这是个很好的分数,你之前一定很努力吧!
称赞完了之后,给这三组孩子一个选择题:现在有三个任务,你可以挑一个来做:
一个是非常困难的任务,你可能会犯错,但是能学到东西;
一个是很新鲜的任务,你可能从来没接触过;
而最后一个是你很擅长的任务,你必定能很好地完成。
绝大多数被表扬天赋的孩子,都选择了最简单的任务,因为他们有把握可以做好,也不敢挑战自己身上“天赋孩子(Gifted Child)”的标签。而被鼓励其过程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看起来比较困难、但能学到东西的任务。
简单来说,就是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脆弱保守,而被鼓励努力使孩子越挫越勇。
为什么夸奖和鼓励差别如此之大为什么长期表扬,会让孩子寻求认可,抗挫折能力差;而鼓励,则会激发孩子的信心勇气,乐于接受挑战,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1、从孩子的角度
孩子经常被表扬天赋,如经常被夸聪明,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而聪明是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轻松的完成一件事情。而如果尝试新的或者更难的挑战,这意味着有可能会失败,而失败则会夺走聪明这个标签。
如果家长经常鼓励孩子努力呢?孩子就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才取得了好的结果。这样的孩子不怕接受挑战,因为就算失败了,他们也会认为这是在取得成功路上,很正常的事情,并不会影响孩子继续。
2、究其根源,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卡罗尔.德韦克另一个有趣的追踪调查发现,从孩子一岁开始,这样不同的沟通方式就已经产生影响了,而10岁时父母称赞他的方式,可以预言孩子今后一生的思维发展状态、以及对挑战的渴望程度。最关键的是,父母培养的孩子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表扬天赋和鼓励努力,从本质上是不同的沟通方式,造成了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看待自己的方式:
表扬促成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持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在困难面前很容易感到无助。
而鼓励促成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就这样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而遇到的挑战是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
且当孩子每一次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强有力的联结,通过激发更活跃的大脑活动,长久下去,他们变得越来越聪明。
而按照公式绩效(performance)能力(ability)×态度(attitude),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拥有成长思维的孩子,相比固定思维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正如德韦克教授说,只需一些很小的干预,就能塑造成长型思维模式。
所以,尽可能早开始,虽然思维模式总有机会被改造,但是尽可能早点开始。
改变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只重结果,不重鼓励过程的作法,不表扬孩子的智力或能力,不给孩子贴标签,不赞美孩子的天赋,而是去鼓励孩子相信,他们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少表扬结果,多鼓励过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现在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成果,“赢在起跑线上”的观点让现在的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顺利。
从出生,家长就会帮助孩子争抢心仪幼儿园,认为学前班时做过的数学题越多、读小学时的成绩就越好,拼命去增加学习知识,增添技能,获得学历,考取证书…………许多孩子都不用面临重大挑战,就顺利从大学毕业。
当然,孩子们同样也学习刻苦,常常承受压力。但实际上,孩子们在家中和学校受到过度保护,很少遭遇困境,在成长的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少面对生活的困境和失败,因此他们鲜有机会培养出克服挫折的关键能力。因此,我们要少表扬结果,多鼓励过程,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1、正确的鼓励孩子
近几年来,经济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这种认知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普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态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这七项指标都将影响其一生。
而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成长型的思维模式和关键的性格特质应该如何培养呢?其实不难,少赞扬结果,多鼓励过程——因此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鼓励代替表扬,具体有两种作法:
第一是描述法。家长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不走心的“你真棒”,改为鼓励能够培养以坚毅为首的七大性格的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行为,比如:
积极努力、坚毅不放弃:你做这件事特别积极;
你考得真好,你真的很努力,继续加油哦!
即使很难,你也没有放弃。坚持就是最大的成功,表现不错。
细心、责任心、条理性、勇敢、创意:你细心地记住了这件事(比如出门带好自己的东西);比上一次/昨天,你在某方面上进步了很多!
你做事特别有规划;想得真周到!
你把自己的房间收拾的井井有条,很有责任心;
学自行车、学游泳,你特别勇敢地接受了挑战;你一点都不怕困难,太难得了!
这真是一个有创新的想法/我相信你,你会找到一个好办法……
热心、虚心、合作精神、领导力、决策力:你热心帮助了同伴,真不错!你有困难时也可以向其他人求助呦;
你听取/重视了他人的意见;这点做得非常好。
你参与合作,和同伴一起完成的很棒。齐心协力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这种精神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要继续保持哦
我很骄傲你做出了自己的抉择/我相信你,因为你以前说的话都兑现了
……
第二,以孩子的感受为主,问感受及方法。比如孩子考出了好成绩。爸爸妈妈用惊喜和好奇地询问:“宝贝,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个时候,孩子很可能会把他如何做到的,遇到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以及最终取得好成绩的过程分享给我们。让孩子自己感受、评价,从依靠别人评价的“他信”变成真正的“自信”。
第三,不要“你真聪明”、“你真棒”的过度表扬。简单的表扬不仅让孩子一味地待在“舒适区”,依赖外界评论,害怕挑战和因失败失去“标签”。而且过度表扬像青霉素一样,使用强效药过多,将来真正面对困境,家长的“真棒”孩子早已经视而不见、不再相信,就像青霉素已经产生耐药性、没有作用了。
2、要学会给孩子减压
告诉孩子——你不需要次次都很完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Angela Duckworth(以下简称安吉拉)所说,一个孩子是否知道1 1等于2,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愿意在第一次尝试说1 1等于3的时候,愿意继续尝试,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我们应教会孩子的不是跑的有多快,而是跌倒了可以爬起来继续跑,哪怕他是最后一名。
安吉拉通过多年对西点军校、全国拼字比赛、刚入行的老师私企销售人员……的研究,发现成功的先兆并不是智商与情商,而是“毅力(Grit)”。人的精力有限,但毅力无限。就像如果你见一个孩子“能很投入地一直做一件事很久”,这就是毅力:“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因为成功很少发生于第一次尝试。事实上,这通常是一段相当漫长的旅程,并且布满艰难险阻。困惑、沮丧、甚至觉得无聊透顶,这些都是旅程的一部分。然而,如果孩子明白,学习遇到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很笨,他们就会更有毅力坚持下去。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减压的方式,鼓励孩子。与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直接给他一个解决方案,不如看看他自己能否想出办法解决。抑制住想要帮他的冲动。如果很明显他正处于迷茫状态,可以这样和他谈谈:“看起来你真的遇到困难了,你觉得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吗?”启发他自己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办。这样的锻炼让孩子养成一种自信——“嘿,我自己能解决。”
3、要帮孩子设立目标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
鼓励孩子拥有自己的目标,一生都拥有成长型的思维模式,需要家长的以身作则的引领作用。
我们要拥有长远目标,拥有激情和对未来的坚持,日复一日,不是仅仅持续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努力奋斗着,把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如果愿意一起交流,欢迎点赞、评论与关注——左手自由右手萌娃的80后讲师,北大硕士,开启会心育儿之旅。@会心育儿成长

9.5个月婴儿身高?

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和阶段都是不同的,不能够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九个月宝宝身体指标是男婴身高为65.2的80.5厘米,体重为6.67到12.99千克,女婴的身高为63.7到78.9厘米,体重为6.34到12.18千克,牙齿已经有两到五颗了,孩子能够自如地从爬位转为座位,在从座位转为爬位,去取玩具玩。
如果家长当着他的面将他喜欢的玩具盖住至少一大半,他也能够将藏起来的玩具找出来,她现在能够注意听外面更细小的环境声,如雨声,风声,树叶哗哗响的声音等,当违背宝宝意愿和想法时,宝宝会急的喊叫,能够领会大人一些简单的语言和表情。
尤其对表扬宝宝更能做出热烈的反应,喜欢反复的做一件事,更喜欢与人一起做游戏,刚发出声音或做出动作时,喜欢听别人称赞,对亲人分离有恐惧的面部表情,可以自己握着奶瓶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