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二馆是哪六学 为什么教育制度完善于唐代?

[更新]
·
·
分类:行业
4145 阅读

六学二馆是哪六学

为什么教育制度完善于唐代?

为什么教育制度完善于唐代?

1.中央官学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中央官学是隋唐封建教育的主干,隋唐封建教育兴旺发达的标志。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完备于唐朝。
唐代中央官学包括儒学与专门学校两类,国子监管理的“六学一馆”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六学一馆”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由国子监管理。另外的学校是中央的一些事业和行政事务部门结合自己的需要所办,归其管理。其中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的三位一体的场所。总的来说,唐代中央官学较为发达,种类繁多,人数众多,等级森严,学习内容丰富,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2. 地方官学
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实行州县二级制,类型有三种:经学、医学、崇玄学,由地方政府之行政长官长史负责,包括主持考试。唐代的地方官学也很发达, 州县的学生大多是庶民子弟,学生毕业后,可升入中央四门学,或者直接参加科举考试, 或者做地方官吏。

“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六学一馆”是下列哪个朝代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唐朝。
六学一馆,唐代国子监所属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的总称。武德初,开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贞观初,先后增设书学、算学、律学;天宝中又设广文馆,以进士科三场考试帖经、杂文、时务策为课业,准下第乡贡士人学焉。

六学二馆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武德年间设有六学二馆,属中央官学。“六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丶律学、书学和算学;“二馆”是指弘文馆和崇文馆。《新书.儒学列传》记载:唐太宗“即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18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既即位……尽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官”。唐代官学由此发轫,并逐渐形成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教育制度和学校体糸。实际上各类学校的建立时间不尽相同,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都是初建于武德元年(618),书学建于贞观元年(627),算学建立于显庆元年(656),弘文馆建于武德四年(621),崇文馆建于贞观十三年(639)。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是什么?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于唐宋,逐渐瓦解于明清。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主要由官府主办,教学内容以经史典籍为主,与生产和社会实际联系不多,也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到汉朝时,已经发展为正式汉武帝在中央设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弟子员50 余人,成为封建社会官立大学的开端,这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地方上设郡国学,允许私学存在。
随后的三国、魏晋、南北朝基本延续的汉代的制度。下一个发展的顶峰出现在唐代。
唐朝的高等教育达到封建时代的鼎盛。贞观年间,朝廷在国子监下设国子学、 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六学”,还专门开设贵族学校弘文馆、崇贤馆,中书省设文学馆培养艺术人才。由此可见,唐代的高等教育已十分完善。
发展到明至清中叶,中央官学仅国子监一种形式。但由于官学化的日趋严重,绝大多数书院成了科举的预备场所,并没有促成高等教育的繁荣,反而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