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入学最关心什么问题 如何看待在大学的社交?

[更新]
·
·
分类:行业
3839 阅读

大学新生入学最关心什么问题

如何看待在大学的社交?

如何看待在大学的社交?

感谢提问,以下是个人经历也是亲身感受,希望对那些在大学里感觉到迷茫的人有所启示。
我今年大二了,还有一个月即将步入大三的队伍了。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内向,孤僻的人,或许是源于从小家境不好,自卑心理作祟,小学到大学都是一个人生活过来的原因。
不善言辞,不善交际的我从初中到大学一直没有几个朋友,仅有的几个朋友也都是自己的几个室友,但是随着彼此各自奔波,各自追求不同,毕业以后还能够有联系的朋友就屈指可数了。
进入大学的第一天,我就想着要改变自己的现状,要彻底和以往的自己告别。于是我不断扩展我的交际圈,和室友,和班上的同学打成一片。一开始会觉得很尴尬,很不自在,为此,我还特意在内心鼓励自己去参加班干竞选。看到这里,你们或许会以为这样的状态的确达到了我的预想,应该高兴才对,其实不然。
没错,我如愿当上了班干,也获得了许多“朋友”。但是当班干的代价就是当别人问你要作业复制的时候,我为了所谓的友谊就一次一次的帮助他们作弊。我的内心在受到无尽的谴责,我感到不安;有很多朋友的代价是和他们一起熬夜打游戏 ,一起抽烟,一起出去喝酒,甚至赌博,在这之前我一直都是滴酒不沾的,也十分厌恶弥漫在空气里的烟味,更反感我会成为这样的人。
我在反思,这样的交际真的适合我吗。当然不,这样只会让我一步又一步的沉沦,我可不想我的大学四年就这样颓废掉了。
后面我果断向辅导员辞掉了班干的职务,整天埋在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尽管没有人陪我,尽管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上路,可我依然要朝着我的理想走去,不可能为了这不必要的“朋友”与“权力”在原地一直滞留。
大学,维维持友谊的不再是那么单纯的“苟富贵,无相忘”了,相反,它处处都弥漫了利益的气息。不求回报的友谊好像少之又少,当你对他们没有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越来越疏远你。还记得高中老师说的一句特别真实的话“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个大大学”。
很喜欢的一句话:你要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
如果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那么我们也不能将就,不能在原地沉沦下去。你要相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当你真正得变得强大的时候,什么样的朋友都将会有的。
@茶茶夜语 @丸子小酱 @喜欢大山哩 @拾荒者小屋 @墨染天汉 @杨紫菲 @香斓雅韵2019 @书苑主人 @沐熙清风 @周学文老师 @牧雨沉沉 @影子舞曲儿 @刚阳正气

孩子读大学,一个月给多少生活费够用?

又到了每年的开学季,大学生的生活费开销,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讨论,甚至于还比较热烈!
一个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合适?我认为要根据孩子就读学校地方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高低、家庭经济状况来确定,既不能一味迁就,让其养成大手大脚开销的习惯,也不能让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开销都不能保证,成天提心吊胆,影响学习!
一般而言,构成孩子生活费用的开支,包括伙食费用,交通费用,洗漱及卫生,通讯费用及学习资料和用品消耗…等因素构成,基本上伙食费用和其他费用各占50!
假如,孩子在一线城市就学,当地的消费水平较高,生活费用肯定要比其它中小城市要高,每一个以中等经济状况的家庭而言,1800元至2000元,应该可以满足和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需求。
假如,孩子是在二三线城市就读,或者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就读,每一个给1500元上下,基本够用。
当然,前面说了,各个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孩子在家时的消费习惯也不一样,有些家庭靠父母刨地打工供养几个孩子读书,每一个月给1000元,父母都会感觉压力山大,而有些富裕家庭,也许给个5000至10000元都会觉得委屈了孩子,所以说,这要因人因事因地因家庭经济状况而异,但无论如何,希望孩子们抱着平常心态,莫抱有盲目攀比的心态,关健是学到真本事,回报社会和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