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学的迷茫生活
作为20岁的大学生很迷茫,没有规划也没有目标该怎么办?
作为20岁的大学生很迷茫,没有规划也没有目标该怎么办?
我想换个角度答一下这个问题。
就于这个问题也有很多回答角度都大有不同,觉得他们说的都非常对但是依旧感觉解决不了我的问题呢?个人感觉是缺乏了很多的基本因素,没有这些的支撑看到很多感觉对的回答依旧无济于事,因为根本做不到。同样我的回答也不能让你想明白,因为根本就不可能是(想)明白的事!那是什么事呢?
年轻人最需接触的,是能打破迷茫和焦 虑的行动力。
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怎样能让自己每天过的更有意义一些)更值一些。
大一新生感觉大学学的东西很杂,和高中完全不一样,没有方向,该怎么办?
大一新生感觉大学学的东西很杂,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在高中时,我们可能只学语数外 综合六门课程,可到了大学每学期要学15门左右课程,很多学生都搞不清哪是重点,那么大学为什么一个专业要开那么多课程呢?
大学都会进行学分制,而学分制会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专业课报考专业课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选修课就是公共选修课,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但如果论专业课有多少,那真的是非常少,四年下来专业课本没几本书,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较多,而且在大学里政治(马概)、高数、英语是必须要学的,这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大学门科多,可实用性却不多!
比如花小妹在大学是学习经济学专业的,而我上的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包括经济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贸易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等,这些学科都是与主专业相关,但我们还要学物流学(并且是双语物流学)、VB设计、企业连锁经营与管理、商品管理、期货等学科,这些部分学科真的与主专业无关,而且我们要选择选修课,共有10学分,得选择五门课程,有段时间花小妹对卜卦比较刚兴趣,就选择了周易,你是不是感到可笑,但没有办法,为了学分,我们不得不选啊!
除了主学科外,其它学科真的没有用么,其实并不然,像我们是经济学专业的,对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心理学毕业从事市场企划工作了,喜欢期货和会计学的去搞股票了,喜欢贸易经济学和商品管理的去做外贸了,而像我却当老师了,所有学科只是在你学习专业外,再给你找到一个兴趣,一句话,多学知识,提升能力就是硬道理!
而你现在之所以没有方向,是你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没有一个对未来工作的计划,那该怎么办呢?可以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方面:主专业课学专业
专业课、专业课一定要学专业,不论你是否迷茫,专业课相关的知识点要学精,比如你专业课是电气工程,那就学好电气工程相关专业;比如你学习法律,肯定要对各个法规搞明白啊,所以主专业课是万万不能丢的!
其次就是去网上搜索与主专业课相关的证书,在大学里,尽量多考一些证书吧,这样会让你在未来找工作时更有竞争力!
第二方面:找感兴趣的学科
除了专业课外,你会学习很多其它学科,这也就是你认为学的东西比较杂的原因,但学的东西多,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学科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大一新生到校学习两到三个月后就发展本专业课不喜欢,反而更喜欢了与专业科相关的其它学科了,如果是这样,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大学是非常自由的,并且时间非常充足的,找到感兴趣的学科后,你就可以去图书馆找相关的书籍去学习它,可以去考证书,说不定感兴趣的学科专业比你主专业就业率还要高,所以找到感兴趣的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毕业后,我们并不一定要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第三方面:制定一个考研目标
不论学习什么专业,都要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制定一个考研目标,有了目标不论学习什么课程,你都不会迷茫,因为有考研目标,你就会去想考研的事情,会主动得查找考研资料,这样在学习专业课时你才能目标明确!
或者不制定考研目标也行,就按高中时期的学习来学习,每天去上自习,读更多课外书,用阅读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经过大一到了大二,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进入大学的新生都会经历一段迷茫期,有人会迷失自己,有人会找到目标,我们要学会去调整自己、学会适应大学的生活,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才是重要的,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