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报名第二天还有名额吗
为什么北京有三十多所中学一本率90?
为什么北京有三十多所中学一本率90?
作为一个北京初中生的家长,来说说北京一本率的事。
第一,北京的生源是全国的。这点大家应该能明白,北京的生源是面对的是全国最优秀的孩子,他们是传说中的考二代。举一个我家的例子来说,儿子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在靠前的位置,但从来不是最优秀的,有一次和他谈心有没有自信拿到全班前三的成绩。他白了我一眼,说你看人家爸妈都是研究生导师,你连研究生都没上去,就别要求我了。北京的大学、中央部委、央企和超级民企为留住全国最优秀的人,给了他们户口,然后这些优秀的考二代们带着他们上一带人的经验和教育与实力。就以清华和北大的每年录取的北京生源为例,传统的老北京可能连10都占不到,但从生源数量上说,传统老北京其实占到生源数量过半。
第二,北京各区的教育不均衡。东西海三个区是优秀学校聚集,每个区又把最优秀的孩子集中在几所学校。虽然一直在控制,但北京的掐尖教育一直存在。在很多别的地方,学习好选择好学校是中考的任务,但在北京有时从幼儿园就开始了。经过一层层掐尖教育,好学生的聚集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都说北京好考,可是北京依然有很多学校几年出不了一个一本生,尤其是郊区、山区的孩子更是这样。有个同事的妹妹从怀柔山区一所学校考入了哈医大,结果就是之后十年都是学校的荣光,因为这个学校之后再没有出现过985的学生。
第三,北京教育出手早,孩子其实真的也很累。我家孩子学习成绩还算可以,小升初这关当时择校也让我掉了一层皮。投简历、面试、考试,最终是拿到了还不错的学校,还有幸进了实验班。结果,初一入学之后英语摸底考试,老师直接用了中考的试卷,结果全班所有学生成绩均及格,还有几个学生考了近满分。我都不知道英语老师这几年要怎么教?单以英语成绩说,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的学业水平。
第四,北京教育资源多,一本招生数量多。本身一本在今天的中国也不算什么阶级划分的线了,一本数量和在京招生数量也确实比率较高。加上北京这几年在中考大力推进5年高职学校(大专)招生,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直接在中考就放弃了。使得本科率和一本率进一步提升。
几年级准备小升初比较合适?
看孩子的水平和你的目标吧。
如果孩子智力水平理科属于第一档次,我觉得三年级就应该开始。四年级开始参加比赛,六年级参加市的比赛,拿到一等奖,进顶级初中。比如广州市,华附每年有80个这样的名额,属于顶级智力水平的学生。
第二档的学生呢,应该考虑顶级民办重点初中。这类要求有全面的能力,语文要有阅读量,英文要有阅读能力,数学要拓展。这种一般五年级开始比较妥当。
第三档学生,普通公办重点班,或者稍好的民办。这类我觉得不大需要额外准备了,学好学校的就行。保持在班上前五,基本就可以了。
其他档次的,建议就不要去折腾了。如果在小学时期,在班上你也做不到前五,除非逆袭,初中有竞争力的可能性就不会很高了。中下水平的学生,读书读到高中,跟前面那些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除非这孩子非常自觉刻苦,小宇宙非常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