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习语文的方法
如何预习小学语文园地?
如何预习小学语文园地?
叫孩子先把生字写写课文读读叫孩子先把生字写写课文读读,理解重点的词语解释
五年级下册语文怎么预习?
在假期里,提前借课本,把里面的古诗和让背诵的课文都背诵了,把每课生字词会背写了,每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会背诵的都会背写了,在预习预习课文
一年级语文数学怎么预习?
预习一年级语文熟读课文,本学期重点是拼音的认识和使用,可以看些网络视频教学进行预习。
预习一年级数学,数字书写和认识是基础可以自己在家多练习。
怎么预习四年级上册语文?
⑴借助工具书把课本读通读顺。
在进行课文预习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课文阅读中的障碍:比如文中一些词没把握读准确,再比如文中的一些词语能读准但不清楚其意思等等,
⑵画出文中的好词佳句并摘抄。
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来说,这个单元的内容都是写景的文章,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文中的优美语句读上几遍就能让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遇到这样的课文,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文中的好词佳句画出来。
⑶边读边想象文本内容的画面。
在圈画文中的优美语句并摘抄之后,学生可以带表情诵读这些优美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文本内容呈现在我们脑海深处的画面,这样就可以把原本静止不动的文字读成生动可感的一帧帧画面,语言文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就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甚至变得五彩斑斓,动感十足,这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自然就更浓了。
⑷了解作者并完成课后思考题。
在学生学一篇课文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作者的详细资料,并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那么对接下去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⑸文中关键句的旁边写上体会。
在预习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文本的内容,感受文章关键内容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把这些感受和体会写在文章关键句的旁边,也是一种非常有效、有用的预习方法。
孩子要上初中了,想培养他预习的习惯。但他总是走马观花,怎样进行语文学科预习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先有正确的方法。
孩子要上初中了,要培养他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思路。每当我们提到学习方法,首先提到的就是要预习。
但很多时候只是把这个名词说给孩子听了,但孩子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预习。预习的步骤是什么?预习的内容有哪些?预习的最终目的要达到什么效果?所以很多学生做预习都是为了做而做,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那我们以语文为例,看看应该怎样进行预习呢?
一、预习的方式 预习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浏览式预习,一是自学式预习。
1、浏览式预习
就是对未来课堂内容做大体的了解。但对于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做较好的估计。这种方式对不太重要的内容比较合适,或者由于时间比较短促,只能做简单的浏览式预习。
2、自学式预习
自学式预习,不仅要细致的研究和阅读,并且能根据课后练习或找相关练习册的练习题来验证自己掌握的水平和程度。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预习方式,实质上也就是自学。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大都采用第一种预习方式,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有可能是有些孩子嫌麻烦偷工减料,但也非常有可能是孩子并不知道具体预习的办法是什么。
二、预习时间和内容根据预习的时间和内容的不同,预习大致分为三类:
1、学期前的预习
开学前在假期里将下一学期的内容做整体的预习。这种预习不仅要预习每节课细节,而且还要在宏观上把握一学期知识,理清知识脉络,为下学期学习做好准备。
2、阶段预习
预习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比如预习一个单元。无论哪一门学科,课本在设计的时候都是有单元和章节的。一单元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大的知识点,单元内部的知识联系性紧密,逻辑性较强,单元预习就是要掌握一类知识点及其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
3、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就是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这是开学以后每天都要做的内容,也是重中之重,后面我们会详细重点讲解。
三、预习方法介绍 根据预习时间和内容的不同,我来介绍几种方法:
(一)、学期前的预习工作怎么做?
在这儿,我们来学习魏书生老师的一个例子: 魏书生老师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暑假作业,就是对下学期的语文书,做一个全面的预习。他分了两大步去做这件事:
1、写出下学期要学的语文课本的教材分析。
如果只是笼统提出要求,学生并不知道怎样才叫教材分析,怎么样写出合格的教材分析。魏老师接着给出了六部分的指导要求:
(1)列生字表
生字表一般指教材下面加拼音的字。把现代文生字和文言文生字分开来列表,如果有兴趣,有时间,也可以再找一找,没加注音的有多少不认识的,也列入表中。 这样,有的学生找出现代文生字120个,文言文生字85。
(2)列新词表
把课文中加注解的词需要掌握的列成表。重点是动词、形容词,必要的名词也可列入表中,现代文和文言文要分开。并且在书上标明序号,这样容易引起注意,还能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度。 有学生找出文言文需掌握的新词是169个,现代文学掌握的新词,是99个。
(3)单元分析
统计本册教材一共有几个单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各占几个单元,这样就能明确这一学期文章体裁的重点。对这一册书的整体就有一个把握和认识。
(4)习题归类
统计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总共有多少,再将这些题分成四种类型:
字词句的训练题有多少 语法修辞,逻辑训练题有多少听说训练题有多少 读写训练题有多少 通常每册书大概有140到150个题,要掌握的约有100个题。 (5)知识短文归类
在本册教材中,知识短文一共多少片?其中,读写听说知识短文几篇?语法知识短文几篇?
(6)书后附录
写清本册教材的书后附录是什么?对我们学好语文有什么作用? 列文学常识简表:
按照时代顺序列出这册教材涉及的作家,诗人的名字,身份,作品名称,节选自何处,有何名句,作品题材。 外国作家要单列出来,写请他们的国籍、生活年代、作品名称和题材。
2、制定一个假期自学时间表
写这样一份教材分析,大约1500字以内。写完后什么作用呢?让每个同学再制定一个假期自学时间表,把找出的生字、词、句、文章等分配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中。每天拿半小时预习语文 :
首先,学在教材分析中所列的生字表,生词表,文学常识简表然后自己阅读知识短文,课后习题和字词句都自己试着学习和完成。 背诵所要求背的课文,以及课本要求所需记忆的作家、诗人的名字、简历、作品题材、名句等等。 由于学生已经做好了教材分析,每天学15分钟字词,15分钟学其他知识,大约半个月多一点就能把这一册的语文知识进行一个完整的预习。
魏老师的这种预习方式给我们很多经验和启发: 1、要求具体
都要做哪些事,怎样做,每天做多少都给了学生明确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去预习
2、指导方法
比如单词要标序号,以方便提醒注意,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3、分步要求
不是一上来就让把课本的知识进行记忆,而是先对课本分析、总结、归纳、概括,让学生对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然后再制定计划进行有步骤的预习。
这实际上是对课本进行了两遍不同程度的预习,印象深刻,效果良好。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大家可以参照这种方法给孩子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要求,用这个暑假把下学期的知识进行详细的预习。
(二)、单元预习
单元预习的方法可以和上面学期前预习一样,只不过是预习的内容变为这一单元里的每一课内容。
但是要强调的是因为一单元里的内容比较接近,所以要学生预习完之后画出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框架表。
比如:这一单元里都学习议论文,那么在议论方法、写作技巧、文章结构等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会使学生对一类知识内和内容,掌握的更加清晰、透彻、全面。
(三)、开学后每一课的预习
“看、读、画、查、写、思 、议”7步预习法。
(1 )看
就是看清课文的预习提示,明确预习要求。 有的“预习”是提示学习方法,如《赤壁之战》; 有的“预习”是提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如《狼牙山五壮士》; 有的“预习”是提示文章写作特点,如《丰碑》 因此看清预习提示,便于有步骤,有重点,有目标的进行预习。
(2)读
即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这也是预习的最基本环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3)画
即画出需要弄懂的字词句段,画出预习时自己弄不来的地方。如《蛇与庄稼》的预习就要求“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
(4)查
即查字典等工具书,掌握生字的的音、意等。查不仅限于查字典,也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和图书,进行相关资料,探究性的预习。比如在学文言文《岳阳楼记》的时候,就可以查一查,范仲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了这篇文章,他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等等一些历史背景,这样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5)写
“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读书时要边读边记。预习时可以写下字词的意思,句子含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做旁注,还可以写下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所思所想。如学习古诗《石壕吏》时,就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读的这首诗的感受和理解等等。这样听课是能更加有的放矢学习,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考习惯。
(6)思
即用心思考。预习还要做到多想想有什么值得探讨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多思多想,才能提高自己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处处留心皆学问。
(7)议
即议论、探究、交流。预习后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家长讨论请教,在讨论议论中,能使自己对课文和知识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如《晏子使楚》课文中就提出,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课上与同学们交流”。
如果每一节课都能够按照这种方法进行预习,那么不仅对于知识理解大有帮助,而且对于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的形成大有裨益。
结束语:其实预习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可以根据预习内容的不同,用“图解法”、“摘录法”、“提纲法”等方法进行预习。关键是要指导孩子,告诉他们步骤、方法、目的, 培养孩子们的预习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习上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