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吗
大声朗读对身体有何好处?
大声朗读对身体有何好处?
最新医学证明,人在大声朗读时,副交感神经会加强工作,大脑得到放松,心情也就爽快了。朗读可以降低血压。据专家测定,朗读20分钟可以使全身增加10%的热量消耗,持之以恒可得到减肥功效。高血压病人在朗读时血压还会降低。
朗读有益健康还在于腹式呼吸使身体发生一系列有益变化。朗读会引起胸腹之间的横膈肌上下大幅运动,从而促使肺吐纳更多的空气,这就是腹式呼吸。而平时人们多采用胸式呼吸,这是一种浅表的呼吸方式,横膈肌运动幅度很小,难免有空气残留肺中不能充分排出。朗读时,尤其是遇到长句子,肺会彻底排空,转入下一次吸气动作时就可以吸人更多的新鲜空气。横膈肌动作加大还会向大脑传递放松的信号。接收到这一信号以后,大脑会向肌肉、血管发出缓解紧张的指令,导致血压下降。
朗读可改善腰酸背痛,同时,胃肠的血液循环也会更加流畅,排解掉腹腔中的寒气。随着朗读声音的加大,身体的姿势也自然越来越端正,因为既不挺胸,又不收腹,是无法放开音量的。同样道理,平时有肩酸腰痛毛病的人,通过深呼吸带动背部肌肉可以改善不适症状。
一股朗读潮流现在正风靡日本列岛,有关朗读的民间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增多起来。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反复练习朗读,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和提高学生注意力,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
健康学家们认为:朗诵犹如“健身体操”,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状态;朗诵有如唱歌,能增加肺活量,使全身通畅,有怡情养性的独特作用;朗诵还是一种“思维体操”,特别有助于人们“向上思想”的精神动力,锻炼老人的记忆力和表达力。当然,朗诵还能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
朗读到底有多重要?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下面我将透过分享我的故事,来提供各位家长一些微薄的经验和意见,大约三分钟能看完。
小一刚开学,我母亲曾被班主任叫到一旁小声的说:「雨伞儿的阅读速度很慢,她一节课整张国文考卷只写了一个大题,别的孩子半堂课就可以写完的,她可能有阅读障碍。」
我母亲本身就是个容易紧张的人,一听到我可能是阅读障碍便整个人都不好了,但她是个十分有耐心的人,所以她开始了拯救伞儿阅读大作战。
我记得当天我母亲就带我到家里附近的图书馆办了图书证,让我随便找一本书看。当时我是连看到书皮都想睡觉的,更别说要我找一本书来看了。但在我母亲软磨硬泡下,我便接受了一本绘本,而且是两页只有一句不超过十字的绘本,那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于是母亲每天带我去图书馆书,晚上陪我看绘本,我唸给她听,她一个字一个字都看我有没有漏唸。总之,过了一个月左右,全图书馆的两页十字不到的绘本都被我借过了,于是我们就进展到一页一句的绘本,就这么被母亲磨了一个学期,我开始能够坐下来好好的把课本读完一边,然后也练了一些作答技巧,考卷也能在一堂课内写完。
下学期,我们便没有每天到图书馆,变成一个月一次,一次借很多本,而且母亲让我借漫画书,可当时我大部分都的漫画书都看不下去,对我来说字真的太多了,一页不能超过三十字。于是,我母亲拿了四格搞笑漫画给我看,字比绘本多一些,但内容足够有趣,能让我一个人继续看下去。因此,我学会了一个人看书,不用再让母亲陪我看。后来,我一路考上了重点高中到省重点大学,这是当时我母亲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为这些经历,我修了儿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课,读了许多的国外顶间大学的论文,确定了当时我的状况的确是阅读障碍,而且还有可能还有过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但这些都在我母亲耐心的陪伴和我父亲铁的纪律之下找到了出路。
事实上,我到现在还是很讨厌看书,只是变得有耐心些,最近刚好看到美国文豪Emerson曾对哈佛大学的说过:
Books are for the scholars idle times. When he can read God directly, the hour is too precious to be wasted in other mens transcripts of their readings. 大意是:
书籍是给学者们消磨时间用的,当一个人能够直接从自然(God)中学习,阅读其他人的着作是浪费时间的。
为此,不仅要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亲近自然、多方位的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雨伞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