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吗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更新]
·
·
分类:行业
1153 阅读

经历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吗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汉字大致经历了7个阶段,各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是:
1、甲骨文。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就是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这是“汉字”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现代汉字”的祖先。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
2、金文。西周时期,青铜器开始大量使用,出现了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金文”,也叫钟鼎文和石鼓文。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3、篆书。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宰相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并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形成了“篆书”,也称为“秦篆”,是小篆、大篆的合称。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在轮廓、笔划、结构方面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
4、隶书,西汉时期,开始流行隶书,称之为“汉隶”。隶书发挥了毛笔的书写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
5、楷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创造了楷书。楷书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改称为楷书。
6、草书。汉初至唐代,汉字先后出现了“章草”、“今草”、“狂草”等草体。草书的特点是书写快捷,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
7、行书。从晋代开始,出现了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汉字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因此是至今仍然最受大众喜欢、最常用的一种汉字字体。

你与女友最长的聊天记录是多少?会全部保留么?

我恋爱的时候,连电话都没有。弄点信纸写信都不易,正反面都写。按照今天的打字算,估计也不少。任何时代的爱情,都是浪漫的不得了!
所以,聊天记录,没见过!

为什么要写作文?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你问这个问题,就像一些英语不好的人问为什么要学英语,数学不好的人要问生活中只要会算帐就行了,为什么要学这么高深的数学?
其实学科的设置不是新式教育之后才有的,自古就有,读书人不是要学六艺吗?这六艺和现在的学科分类是一个道理。
作文是属于语文教学这一块的。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听是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说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写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文写出来的是书面作文,我们平时与人交流那就是口头作文,你说重要不重要?
很多学生不喜欢学语文,特别是进入初中后,有三怕,一是怕周树人,鲁迅文章难懂;二是怕文言文,要背要记;三是怕写作文。难道因为怕就不学鲁迅的文章了吗?不学文言文了吗?不写作文了吗?
我们学习语文最终是活用语文,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人在与别人交谈时,词不达意,没有条理,或是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些问题有人会认为是性格原因,其实就是语文没有学好,这样的人上学时作文也不会好到哪去?当然也有一些作家在生活中不会与人交流的,他可能不擅长交际,但是他思路是清晰的,这里不要混同。
写作文就是检查学生的书写,构思,语言组织,结构条理等,学生经过训练之后,他在生活中在与别人交流时知道如何去表达,如何去组织语言,知道什么应该说什么不应该说。有的人面对一个问题能侃侃而谈不让人讨厌,有的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或者说出来的话伤了人都不知道。
不是有一个玩笑吗?说有文化,肚子里有墨水的人看到下雪了,会想到许多优美的诗句,没有文化的只会说这雪真美,雪下得真大。这就是语文积累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将语文积累运用到作文(包括口头作文)中来,这就是能力。这就是写作文的好处。
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可以反对,也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但请文明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