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维 对待勇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你怎么看待?

[更新]
·
·
分类:行业
4816 阅读

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维

对待勇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你怎么看待?

对待勇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你怎么看待?

谈谈看法。

精神,往往是易学习的。难点在于方法。
勇于质疑,敢于批判,其实很简单。怎么搞?只要别人说什么我怼什么就好了。
你说太阳东边升起,我就怼,是正东吗?
你说地球是圆的,我就怼,是正圆吗?
你说蚂蚁有3对足,我就怼,就不存在有4对足的蚂蚁吗?
你说一套科学理论,我就怼,科学的一定正确吗?
就怼嘛,有什么难?
但是相信我,你如果有了这样的“勇于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真的一点卵用都没有。除了可以让你获得一个“杠精”称号。
关键,在于方法:要勇于质疑,敢于批判,更要善于质疑,懂得如何批判。
比如,从逻辑上,可以质疑对方逻辑的谬误,指出证据和结论之间的虚假联系。
比如,从事实上,可以举出反例。
当然,头条上最常见的评论质疑还是,“你别搁这儿瞎说了,你说的跟我觉着的不一样,所以你说的不对!”
这种垃圾,拉黑就好了。

质疑的精神必须值得拥护,学术界讲究自由独立的人格,其实对待问题必须也要有自我思维,但质疑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无端猜疑,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调查与自我质疑之上的,在不懂得得领悟约谈质疑那就成了不可理喻了。

如何让小孩子学会提问题,用批判性地思维提问题?

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过去,教学的重心完全在传授信息和内容上。然而,最近这些年,教学的重心开始朝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转变。
批判性思维就是让思维超越记忆,转向分析和逻辑领域。换句话说,批判性思维是关于如何思考,而不是思考什么。
批判性思维形成于儿童期,成熟于成人期。所以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使用很多的现代科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以下的这些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是教育者经常使用的,父母也可以采用,从而来帮助孩子成为已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思考者。
一、问开放式问题
平时要多问孩子一些开放式问题,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这样孩子就不怕说错答案,你也能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说出来,创新的回答问题。
二、对事物进行分类
分类在批判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需要孩子根据一些规则来进行识别。孩子们需要发现、理解并使用这些规则。在家的时候可以跟孩子多玩分类游戏,并让孩子说出每一种分类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三、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在参加小组活动的时候,孩子能接触到不同于他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就能够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同时也能知道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
四、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帮助孩子考虑利弊,但是不要担心孩子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等孩子做完选择之后,你要评估一下孩子的决定。你可以问一下孩子“你觉得你做的决定怎么样?下次你会选择不一样的吗?”
五、培养孩子的思考模式
无论和孩子一起做什么事情,去公园散步或者在家看电视,都要记得时刻多鼓励孩子找出相对应的思维模式,为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做出相应的联系。比如,把电视上看到的节目跟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或者在开车的时候,让孩子辨识出道路标志的不同形状,以及屋顶的不同形状等等。
首先有效的提问应在富有层次的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如前几周,我们学校六年级的老师上了《中位数》一课。就是通过
层层设问,逐步揭示主题,巧妙地设问似石投于水,引起了学生心海中涟漪阵阵,环环相扣。一开始,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一位朋友想找工作,根据招聘广告提供的部分信息,学生不假思索就选择了甲公司,因为甲公司的平均工资明显比乙公司高,可当看到具体各部门的月工资表时,同学们又反悔选择了乙公司,这时老师适时提问:这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引起了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并不合适,从而相机引出了“中位数”的概念。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要有梯度、趣度,要建立解决问题的“层级”,帮助学生沿级而上,处理好“浅表”与“深表”的关系。
二、每堂课都有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教师如能设计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统领,在课堂上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百毛皆顺”的作用。如一位老师在上“年月日”时,教者以“想知道刘老师的生日吗?听好,我的生日是某个月的最后一天!猜猜看,可能是几月几号?”这一问题,抓住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特别感兴趣老师的事,诱发学生想“揭秘”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自觉地产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从而发现大月、小月的天数规律,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强,思维活跃。这一问,起到了统领全课的作用,可以说接下来的问题都是由此派生的,因这巧妙的一问,生成了这一环节的课堂精彩。因此,设计问题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以利于突出重点,巧妙串联教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思维,处理好“核心”与“次要”的关系。
三、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干脆利落,要问到点子上,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在我们现在的随堂课或公开教学中,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看了——,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或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等,问题很“大气”,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也有很大的生成空间,但由于问题太宽泛,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尴尬。所以,有效的提问要做到“心中有标、粗中有细”,在关键处、重点处、思维慎密处当问则问,处理好“空泛”与“具体”的关系。
另外课堂提问在关注文本的同时,更要关注生本。问题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满童趣,教者的语气和蔼又富有感染力,并根据学情的变化及时调整,以保证最大的有效度。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看似信手拈来,实施苦心经营”才是提问的最高境界。